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提升策略与实践路径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提升策略与实践路径

2024-07-12 15:37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将保障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部署。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及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实施、《北京市中医药条例》的制定等,为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提供了法律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这些政策导向为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在北京市的实践与发展中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和独特优势,成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关键途径。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慢性病防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将从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现状、中医药政策支持及文献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提升策略,以期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优化提供借鉴。

一、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发展历程回顾

自1950年代初北京市卫生委员会成立以来,公共卫生服务在北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的显著发展历程。早期的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集中在基本的传染病防控和简单的医疗服务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其服务内容和范围逐渐扩大,逐步形成了覆盖广泛、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特别是在2003年SARS事件之后,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迎来了全面的升级与改革。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北京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不仅加强了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还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医疗救治水平。同时,北京市还将慢性病、性病、精神卫生等之前较为忽视的领域纳入公共卫生体系范畴,构建了更为完善、更为细致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网络。

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进入了拓展阶段。这一阶段,北京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市民提供了更为丰富、更为贴近生活的公共卫生服务。同时,中医药健康管理也得以规范实施,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独特作用,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健康选择。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其强大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全面的服务网络,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从最初的简单服务到现在的全面覆盖,从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到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规范实施,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始终在与时俱进,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政策支持

北京市政府在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将中医药视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广泛参与和深入发展。

首先,自2012年起,北京市政府便启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并相继发布了《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及其配套工作方案。这些政策文件不仅明确了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进社区的目标,还具体部署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栏、组织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设立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开展群众性中医健身活动。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市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为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随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北京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2017年,《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发挥中医药在康复服务中的核心作用,并具体规划了社区中医馆全覆盖项目,旨在通过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同时,该规划还强调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独特价值,要求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适当配置中医药人员,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卫生计生监督等工作提供中医药服务支持。

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北京市政府迅速响应国家号召,依托完善的中医药政策体系,组织中医药专家研究制定防治方案,选派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医学救援,实行中西医联合救治,有效降低了疫情的传播风险,保障了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一实践不仅验证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独特优势,也为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宝贵经验。

北京市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广泛参与和深入发展。这些政策不仅提升了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水平,还为构建中西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优势与不足

(一)现状

1.政策与体系构建

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等,明确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市已初步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的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机制,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专家积极参与疫情防治,实行中西医联合救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2.服务网络建设

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普遍开展中医药服务,将中医药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服务。中医药与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等领域融合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中西医结合服务网络。

3.人才培养与科研

北京市注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基层名中医的培养,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开展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科研工作,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应用。

(二)优势

1.应急处理能力

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强化机体免疫系统、应对新发疫情等,有助于提升应急处理能力。中西医联合救治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和西医的各自优势,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2.预防保健

中医药注重“治未病”,通过体质辨识、健康调理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和伤残率。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健康水平。

3.综合成本低

中医药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相较于西医治疗,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和慢性病管理方面的综合成本较低,有助于减轻患者和政府的医疗负担。

4.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北京市在推动中医药服务的过程中,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了市民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三)不足

1.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中西医并重、共同防治的体制机制仍未形成。各级医疗单位中,中医药防治传染病诊疗体系尚不完善。

2.人才短缺

基层中医药公共卫生人才明显短缺,每万人口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医药防疫队伍薄弱,缺乏专门人员推动中医药防疫工作。

3.技术支撑不足

中医药防治疫病基础保障体系亟需加强,中医药医疗机构和中医类医院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部分中医院未建立重症医学科、传染病科等关键科室。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建设和“互联网+”发展进程相对缓慢,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中医药服务效率和质量。

4.宣传推广不到位

中医药防疫效果缺乏客观评价,宣传也不到位。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有待提高,特别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展示和认可。

5.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北京市政府对中医药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财政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仍然存在,制约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深入发展。

四、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提升策略

(一)加强中医药参与深度与广度

一是加强制度保障。多部门牵头发文、强化推动。布局中医药参与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在成立专案组时考虑加入中医药背景管理人员,或建立有效的多专业专家咨询机制,制定政策及方案时广泛听取和吸纳中医药专家意见。

二是健全政策体系。健全中医药参与应急管理的政策体系,将中医药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理念融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及各项政策中。健全中医药参与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卫生组织体系。巩固小区、社区、派出所“三位一体”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防严控、优防优控工作新机制。

三是给予重点支持。增加中医药技术、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报销的种类,通过降低基层居民中医药服务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生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患者对中医中药的认可度,从医患双方角度共同建立健康、可持续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应急响应体系中充分纳入中医药队伍,将“早用中药干预”纳入“四早”公共卫生服务,改为“五早”,在危急重症或隔离点位增设流动中药房,在煎制饮片的基础上增加中药配方颗粒供给,让中医药全方位、全环节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丰富中医药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内涵,将更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如:慢病、孕产妇健康管理等),使现存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完善,让中医药更大限度地为百姓健康发挥作用。

(二)构建中西医协同服务新模式

在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中,积极提倡并实践“一中一西制”,即中西医协同机制,旨在通过深度融合中西医资源,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一是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明确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中的角色和职责,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中医药能够迅速、有序地参与应急救治工作。规划中医药在应急响应结束后的撤离和后续跟进流程,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建立中医药分级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不同级别的应急状态下,中医药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构建新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组织形式。创新管理体系,打破传统中西医分隔的管理模式,建立跨学科的协同管理机制,实现中西医在决策、规划、执行等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根据实际需要,组建中西医联合团队,如联合诊疗小组、健康管理小组等,以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满足不同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三是推动中西医结合的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新模式。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中西医联合诊疗制度,确保中医药能够及时介入,与西医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针对慢性病管理,充分利用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西医负责疾病的诊断和控制,中医则侧重于体质调理和康复指导,形成互补的治疗模式。

(三)规范中医药诊疗资源使用

一是中医非药物疗法。合理、科学地规划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强资源整合。持续更新、完善中医诊疗规范手册,加强对各类中医药在临床适用性的解读,将其编撰成册,对中医技术提供指导和规范化诊疗依据。合理制定中医医疗、保健服务项目价格,并动态监测、调整。削弱医保对基层中医药的限制,增加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发展民间中医诊疗进入医保。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基层人员业务能力。

二是中药使用。从源头把握药材质量,降低中药价格。经方使用中,由于技术发展,存在突破古籍方剂、结合个人经验的情况,建议一定程度上放开对于中药使用的限制,取消或修订相关文件。

三是优化工作职能。合理合规地为基层中医师安排公共卫生、医疗诊疗、进修学习、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将中医师从采核酸、隔离点、疾控支援、120急救转运、疫苗接种等各类与中医无关的、过多的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本就不多的基层中医师真正专注于中医临床,提升临床水平。

四是均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积极响应国家出台促进基层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政策措施,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对现有的中医药卫生资源进行最优组合,积极鼓励区域间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在人才等优势资源方面进行流通。

(四)培养中医药公共卫生人才

培养有扎实中医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会防病治病、维护健康、熟悉公共卫生管理、应急处理的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

一是增加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学习机会。对中医人员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多请名老中医老前辈多通过网络教学,多开展中医药治疗预防防治课程,促使其有主动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加强青年医生综合技术力量的提高和培养。大力推进多种新型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加入医保,提高中医技术类服务待遇,减少中医类别医师流动。重点培养有中医资质的医生对中医医疗手段的运用和职业素质教育培养。

三是完善中医水平能力评估体系。不仅限于高学历、高职称,可考虑设计周期性的能力评价方案。

四是支持建设一批中医基础类、经典类、应急类重点学科。加强师资队伍和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推动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传染病防治(特别是院感知识培训)纳入中医药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设立中医疫病防治人才培养专项和中医药疫病防治人才库。

(五)优化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对其评价体系、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进行全面优化。

一是完善评价体系。引入多元考核指标,除了传统的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指标外,还应考虑患者满意度、中医药服务特色与优势发挥、中西医结合创新实践等因素,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强化中医药服务效果评估,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患者反馈、服务效果数据,科学评估中医药服务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实际贡献,为政策制定和服务改进提供依据。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在中西医结合服务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机构,通过颁发荣誉证书、提供额外奖励或资金支持等方式,给予公开表彰,以激发更多服务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鼓励中西医结合服务的创新实践,对于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服务项目或模式,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

三是改革人才评价机制与绩效机制。提高中医在防治方面的比例:在评价体系中增加中医防治工作的权重,确保中医工作者的努力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通过增加政府补贴、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收入水平,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公共卫生服务中承担重要角色的中医工作者。

(六)持续推进中医药健康宣传促进行动

持续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健康讲座、中医养生体验活动,增强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中医药认知。

一是要积极利用新媒体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多样化开展基层健康促进服务。宣传推广儿童和老年体质辨识,在社区教居民做药膳,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扩充健康促进手段,如制作内容有新意、形式创新的宣传视频,推送到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网站,吸引更多年轻人热爱中医药文化。

二是成立中医药宣传队伍。要调动相关管理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力量,由政府给予经费支持,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教育、中医药义诊、中医治未病等活动,使居民切实感受到中医药服务带来的便利、有效,从而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氛围。如参考云南省绥江县“12231”的工作方法,积极开展以“中医入户”为重点的农村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主动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教会群众根据体检结果预防和治疗疾病、根据体质进行调摄、有病早治、未病先防。

(七)加强信息化建设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尤其是在远程医疗、健康档案管理、疾病预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全面、高效的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在远程医疗方面,通过高清视频会议、远程会诊等功能,专家可以实时指导基层医生进行病例分析、治疗方案制定等,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健康档案管理上,数据平台可以集成居民的中西医健康数据,形成全面的个人健康档案。这不仅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还能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平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在疾病预警领域,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信息平台能够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平台能够提前识别疫情苗头,为快速响应和有效防控赢得宝贵时间。同时,平台还能提供中西医结合的疫情应对方案,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是推动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现代化、智能化的重要举措。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还能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结论

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在疾病防控、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资源配置不均、服务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得到广泛认可。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是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需要进一步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协同机制、人才培养与激励政策、健康教育推广和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推动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健康北京目标的实现,为全国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创新提供宝贵经验。

依托项目信息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决策咨询项目

项目名称: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主要作者):谷晓红

【责任编辑:郭一嘉】
返回顶部